- 赵明生;徐海波;张敢生;
文章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平台,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炸药岩石匹配模型,并根据工程实践中收集的数据和文献中的经典数据作为网络模型的学习训练和检验样本,从岩石爆破特性和爆破效果等因素出发来预测炸药爆炸特性和爆破设计参数,并结合某工程实例数据为输入值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到输出值预测误差均在10%以下,仿真效果较好。证明本模型对工程爆破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并为炸药岩石匹配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2009年01期 v.11;No.4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孙秀丽;
确定岩石损伤张量,并对有效应力进行对称化,从而得出节理损伤岩体的本构关系。借鉴弹塑性渐进退化方法的思想,在有限元方程中实现弹塑性和损伤耦合,数值模拟圆柱体花岗岩单轴压缩实验的破坏过程,模拟的较好。
2009年01期 v.11;No.41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 龙丽芳;刘峰;
为了研究粉煤灰碎石材料的疲劳性能.分别对石灰粉煤灰碎石、水泥粉煤灰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进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粉煤灰碎石的抗疲劳性能最好,其次是水泥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抗疲劳性能较差。在施工中,建议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石灰粉煤灰碎石。
2009年01期 v.11;No.41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殷智武;金永新;
针对深部隐伏铅锌矿找矿难度比较大的问题,结合内蒙某铅锌矿勘查,综合利用电、磁等物探方法,查明断裂构造,圈定矿化异常带,取得良好的探测效果。
2009年01期 v.11;No.41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栾军;
文章从设计、原材料、施工方法等入手,即采用抗裂筋、混凝土掺外加剂以及加强保温、保湿养护等技术工艺后,使超长超深地下综合管沟外壁混凝土裂缝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009年01期 v.11;No.41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武广臣;刘艳;
文章基于ArcGIS Engine对数字校园导航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实现,并以辽宁科技学院平面图为例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最后对数字校园导航系统的开发做出了总结与展望。
2009年01期 v.11;No.41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高小六;
基于GPS测量法建立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具有精度高、布网方便等优点。介绍铁背山隧道GPS控制网的设计、实施、数据处理方法及精度控制情况等。
2009年01期 v.11;No.41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刘英霞;刘一臻;
Oracle9i数据库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运行效率,文章以本钢电能量计量管理系统Oracle9i数据库的性能调优入手,从Oracle9i数据库内存分配、I/O调整、oracle9i分区技术、正确使用索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影响Oracle数据库性能的因素及其对应的参数,针对这些参数,分别从共享池、数据库高级缓冲区、I/O等调优几个方面,介绍Oracle数据库的性能调优方法。.
2009年01期 v.11;No.4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王中华;
文章设计了一个求解包装问题的演化算法,在演化算法中采用了行之有效的个体编码方案、选择策略、杂交算子及变异算子,并通过实验进行算法性能的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包装问题的近似最优解。
2009年01期 v.11;No.41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海涛;
企业专网的根本职能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通讯保障,它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重要地位。文章阐述了在机房设计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即荷载和抗震;分析了电源系统的设计依据及机房接地的问题。
2009年01期 v.11;No.41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李春君;侯斐;
文章介绍了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在非标准接线方式下,发生的计量异常现象,通过理论分析找到了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009年01期 v.11;No.41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赵常伟;
针对电弧炉电极调节器对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利用Simulink提供的专用模块库,搭建交流电弧炉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通过调节电极调节器的参数,研究其对电网电压波动产生影响的情况。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电极调节器的参数,可以减少电压波动,降低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节约工程投资。
2009年01期 v.11;No.4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 杨宏权;
本钢热轧厂模式飞剪位置跟随系统由数字与模拟两部分组成。模拟部分作为整个位置控制系统的一个环节,从提高系统的跟随性能出发,重点讨论模拟部分快速跟随的方案和措施。
2009年01期 v.11;No.41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袁冬梅;余冀徽;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准确性和经济性是企业考虑的重中之重,是衡量系统是否可行的重要指标,文章对DCS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浅析了其在本钢发电厂鼓风机、锅炉、汽机等主要设备的应用情况。
2009年01期 v.11;No.41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王海滨;杨宁;
2~3吨电渣锭重熔过程中,将充填工艺分成充填和保温两个阶段,充填阶段再分为平台形成、凸台形成和上端面平滑三个时期。针对各期的填充特点,从充填开始,采用自动控制转入手动,使电流自动归零,然后转入自动控制,功率自动下降,使熔化速度略大于凝固速度,待电流电压降至充填阶段工艺最低点,转入保温阶段的生产工艺,有效地改善了钢锭的充填质量。
2009年01期 v.11;No.41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李德强;
文章分析了本钢薄板坯连铸的设备和工艺特点,认为薄板坯连铸可以用来生产超深冲钢。而在工艺路线上,通过工业试验对比分析认为采用铁水预处理→复吹转炉→LF精炼→RH精炼→薄板坯连铸是最佳选择。
2009年01期 v.11;No.41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姬国君;王吉良;杨福厚;霍春良;
文章针对氧枪喷头传统的更换方式进行了缺陷分析,并对现场这一新工艺展开综合论证。经实践证明,应用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009年01期 v.11;No.41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安云伟;戴树平;
本钢炼铁厂三烧360m2烧结机在实施低硅烧结时出现了能源升高的情况,通过加强能源基础管理,挖掘节能潜力,不断提高烧结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操作水平,减少故障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烧结固体燃耗、电耗、焦炉煤气消耗逐年降低,工序能耗取得了较好水平。
2009年01期 v.11;No.41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李溪平;
通过对冷轧厂钢卷运输车制动时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在其液压系统中设置缓冲回路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对几种缓冲回路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了比较可行的缓冲回路形式及制动压力的确定方法。
2009年01期 v.11;No.41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刘振刚;
本钢发电厂B15-90/39机组多次发生在启动过程中跳闸,轴振动超标等故障。通过测试了谱图等分析,调整了汽轮机转速避免其在临界转速附近运行。保证了机组整个安全。
2009年01期 v.11;No.41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 李刚;
针对VAI POMINI金属/砂轮锯使用中走行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2009年01期 v.11;No.41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尹志刚;
以本钢265m2烧结机主抽风机为例,介绍了振动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在大功率风机上的实际应用及运行特点。
2009年01期 v.11;No.41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邓玉红;
结合企业用老型内燃机车柴油机"三滤"的实际使用情况,针对工矿企业内燃机车作业区环境恶劣,以及柴油机"三滤"维护保养困难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不仅提高柴油机"三滤"的过滤质量,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减少机车故障,降低成本,节约了机车的检修费用,缩短了机车的库停时间,也提高了机车的运用率,为运输保产提供保证。
2009年01期 v.11;No.41 50-5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李永久;孙敬延;李鹏;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办学资源所决定的办学定位,是确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而实现这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就是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9年01期 v.11;No.41 56-5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刘占文;
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多种错位现象,已经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分析这些错位现象,从中找到问题根源,并制定应对策略,促进回归本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七种错位现象,并提出一定的对策和设想。
2009年01期 v.11;No.41 58-5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张祥军;
文章阐述工厂供电课堂教学改革的设计思想,组织实施,实验,考勤考核以及学生反馈等全部过程。经过尝试,在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体系等方面,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绩。这些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一定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09年01期 v.11;No.41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李媛;
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作为计算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文章从计算机教学方向探讨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09年01期 v.11;No.41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黄志东;
针对如何提高CAD/CAM技术实践教学质量做出分析,并总结出影响教学效果的四点因素:软件的选用、教学资源的利用、难点的处理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经实践教学证明,合理把握这四点因素,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009年01期 v.11;No.41 64-6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王宇;
在生物化学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教学人员常常要殚精竭虑地绘制诸多物质的分子结构与复杂的反应过程,但绘制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文章重点介绍将化学专业绘图软件ChemDraw应用于生物化学课件制作中的一些经验与技巧。
2009年01期 v.11;No.41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谷力群;刘勇;
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是人格的核心。元认知是人们对自我认知的认知。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是一条科学高效的方法和途径。文章从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功能,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2009年01期 v.11;No.41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赵琴霞;
文章分析了当前影响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几个因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对策。
2009年01期 v.11;No.41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窦宁;
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同时也出现了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调,最突出的一点是大学生就业难。就业指导在国外高校起步较早,并且经过长期的实践目前发展已达到成熟。他们在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开展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以及就业指导理论研究方面都对我国高校开展这项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2009年01期 v.11;No.41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冷静;窦宁;宋宁;
油画不仅作为艺术品收藏在艺术馆和博物馆里,而且油画也作为名人档案保存在档案馆里,因此,从保护油画档案制成材料的角度看,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就要掌握油画制成材料的耐久性,从而采取防治结合的措施实施保护。
2009年01期 v.11;No.41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栗东方;张爱敏;
功能对等理论对于汉英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地利用对等理论解决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的背景,公示语定义、功能对等理论对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的影响,同时提出建立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规范。
2009年01期 v.11;No.41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王鲲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现在阶段由于多元利益的存在,我国利益表达表现为利益团体表达能力不均衡、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利益表达暴力化等缺陷。因而应以取得社会认同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核心价值观、培育壮大中产阶层、规范表达渠道、构建社会认同协调机制等方面对利益表达加以完善。
2009年01期 v.11;No.41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李巍;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概念和建设任务。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认真分析其建设途径,成为理论界必须加紧研究的重要课题。
2009年01期 v.11;No.41 80-8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李波;隋文家;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科学系统的阐述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一些内容,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深刻地影响。
2009年01期 v.11;No.41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陈丹;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关于人的理论,文艺复兴思潮的最大作用之一就是引发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对中世纪"一切为了上帝"的"以神为本"思想的批判与扬弃。强调在人的培养中人的尊严和核心价值,强调人的身心两方面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了近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009年01期 v.11;No.41 85-8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刘晓善;
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长久以来普遍存在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二十世纪末期,西方国家一些妇女组织提出这个问题,才得到广泛的关注。到今天,家庭暴力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敏感而陌生的话题了。一直以来,家庭暴力总是与社会伦理价值观念、思想文化传统等非违法性因素牵扯在一起,掩盖了其违法性乃至犯罪性,成为法律使命和人权保护触及不够的问题。出于对此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家庭暴力犯罪研究的需要,本文试对家庭暴力的一些基本问题加以阐释。
2009年01期 v.11;No.41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