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工程技术研究

  • 基于MODIS卫星数据的农作物秸秆焚烧点提取方法研究

    孔玉霞;刘炫彤;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这一燃料资源逐渐被新能源代替。但农作物秸秆处理问题仍未得到科学解决,大多数农民直接选择焚烧方式来处理农作物秸秆。为了避免秸秆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日益加剧,因此对农作物秸秆焚烧的监控与管理至关重要。文章利用现代化遥感技术对农作物秸秆焚烧点提取的方法研究,提高监测效率并降低成本,弥补传统人工现场监测的缺陷。

    2020年01期 v.22;No.9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坐标转换中利用四参数和七参数进行转换对平面精度影响的研究

    李强龙;王永富;

    结合西安80坐标系国土空间数据转换为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项目,在100平方公里转换区域内选用相同的公共点,分别计算四参数和七参数,并利用CASS9.0软件坐标转换功能对数据进行转换,并对转换结果平面精度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真实数据转换案例,得出区域坐标转换方面有关结论。

    2020年01期 v.22;No.93 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 基于物联网的掌上智能智控鸡舍设计

    纪云烽;刘丽华;孙菲阳;司钧文;房明琪;胡毓;

    针对目前中国蛋鸡肉鸡饲养自动化水平,产业数据化,畜牧安全技术落后的现状,文章介绍了最新设计的掌上智能智控鸡舍。结合Zigbee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各种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对鸡舍内的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声音分贝大小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到的有害气体浓度自行启动清粪装置,水环境调控报警装置。解决了现有鸡舍环境检测功能单一、管理水平低下问题,最大化地实现了家禽养殖中的智能化。

    2020年01期 v.22;No.93 6-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MMC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对策探讨

    杨乐新;

    文章分析了MMC-HVDC(MMC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简称)系统拓扑结构图,在了解MMC特点、结构、运行的基础上,研究一种主从式结构控制装置,该装置可满足MMC对控制算法、采集信息、分配脉冲等需求,且通过有线配置、图形显示,耗费光纤少,成本低,子模块控制器可独立智能运行,轻松解决上电初始化,实现三级控制器高速通信。

    2020年01期 v.22;No.93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多种接地电阻测量方法的探讨

    郝仕涛;李润生;

    为了防止设备由于发生击穿和漏电对人员安全造成伤害,以及过电压被反击而损坏二次和低压设备等,使得控制保护系统接入高压,进而令变电站监控和保护系统设备发生错误操作,造成难以挽回的事故。需要进行接地电阻的测量与计算,但由于受到用电设备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选取合适的测量方法。文章通过对多种接地电阻测量方法的分析与比较,给出一些的最佳方法。

    2020年01期 v.22;No.93 11-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微生物菌剂对厨余垃圾好氧堆肥影响

    傅梓铖;兴虹;张煜;陈慧姝;王露;

    研究以有效益生菌群(EM菌)、有机肥发酵菌、固氮菌为接种菌剂对厨余垃圾好氧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加快有机质降解,提高堆肥产品中的总氮(TN)、总磷(TP)含量。接种有机肥发酵菌的堆体高温堆肥(>50℃)持续时间最长为4天,有机质最低为71.3%,含水率最低为43.6%;接种EM菌堆体TP最高为1.4%;接种固氮菌堆体TN最高为2.23%。接种有机肥发酵菌堆体的TN含量比固氮菌低0.3%,TP含量比EM菌低0.1%。综合各指标结果,认为有机肥发酵菌是厨余垃圾好氧堆肥的优选菌剂。

    2020年01期 v.22;No.93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山楂红色素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

    于闰平;黄占波;陈佳奇;罗旭桐;孙隹靓;尚海巍;

    [目的]优化山楂鲜果中红色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pH示差法测定山楂红色素的含量,考察乙醇体积分数、酸化剂加入量、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对山楂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山楂红色素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盐酸加入量0.1%,料液比1:20 (g/mL),常温提取20min。[结论]在此条件下山楂红色素的提取率为15.05mg/100g,该结果为山楂鲜果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22;No.93 16-1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教育转型与产教融合研究

  • 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研究

    姚琳;

    产教融合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必由之路,要实现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是其主体,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的关键要素。从当前的教育改革进程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具体的课程规划和课程实施与评价中存在很多不足。为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改变传统的课题目标;课程内容设置上应注重应用性和目标性;明确课程设计内涵,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充分体现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有效性;实行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

    2020年01期 v.22;No.93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依托“跨界课堂”促进产教融合

    张莹;郭明敬;王传博;宋华;

    当前,许多学校都在尝试跨界的教育,学科整合、STEM教育或者PBL教学法都是当下的流行款。"跨"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跨界的目的是"融学"。文章以"跨界课堂"为切入点,深入调查研究其对产教融合的重要意义,从实践探索中总结经验,提出对策。

    2020年01期 v.22;No.93 22-2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基于OBE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王凤随;肖敏;

    从社会需求和学校定位出发,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实际,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理念,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为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2020年01期 v.22;No.93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胡敏沪;

    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文章将全面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概念以及价值,深入探究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学校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落实采用订单式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校企联合办学、项目合作培养等模式,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和完善。

    2020年01期 v.22;No.93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校企合作中外政策制度比较研究

    王妙婷;

    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制度宏观指导。基于此,文章对中外校企合作政策制度展开了分析,从顶层设计、组织协调、配套机制三个方面完成中外政策制度的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度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2020年01期 v.22;No.93 29-3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产业哲学五元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发展模式研究

    鞠璐宁;吴航;

    高职院校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产业哲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分析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社会五元的本质和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高职院校在产业哲学五元论的理论体系下的发展定位,从合作共建、优势互补、人才培养三方面,制定了产业哲学五元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和产教融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20年01期 v.22;No.93 31-3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教育教学研究

  • 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适应“新工科”改革与实践——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为例

    黄鸣;

    随着教育部"新工科"教育改革战略的提出,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独立学院也应紧跟时代的潮流,适应国家"新工科"战略发展的需要。集美大学诚毅学院针对"新工科"特点,在"课程体系元素、师资队伍元素、校企合作元素、实验平台元素、课外技能元素"等方面进行了融通重构和有机结合,推动机械类"旧工科"专业的转型和升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探索适应"新工科"战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0年01期 v.22;No.9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模式在《基础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郭颖;

    《基础生命科学》是一门案例丰富、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学模式,将微信平台与该模式相结合,并整体应用于教学,将从根本上优化教学形式,构建趣味生动的立体课堂。基于此,研究以《基础生命科学》教学为依托,将微信平台与PBL教学模式相融合,从课前预习、课堂优化教学和课后延伸等视角综合探究该模式应用路径。

    2020年01期 v.22;No.9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Jigsaw教学模式在园林花卉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列淦文;曾维超;曾巧如;刘鑫;

    本研究以大学本科园林专业园林花卉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Jigsaw教学模式对课堂进行组织,并在期末进行考试作为该教学活动成效的测试。从教学成效可发现学生们对运用Jigsaw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章节内容掌握得较为熟练,说明该任务合作型教学可以对该课程的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适合在园林花卉学等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中运用。但在运用过程中,需要选好教学内容,严格把控各环节时间,明确其中教师和学生的位置,才能使其顺利进行,并获得良好效果。

    2020年01期 v.22;No.93 40-4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动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逐格动画短片设计》课程为例

    江静;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成果导向教育(OBE)的实践应用逐渐成为国内各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文章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为导向,系统探讨了成果导向教育对教学改革产生的实践意义,通过梳理动画教学的课程体系,分析高校动画课程教学的教学现状,以《逐格动画短片设计》课程为例,尝试构建以坚持成果导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坚持持续改进的教学体系,并提出有效的改革方式。力求为高校动画课程的学习成果、教学策略、持续改进等方面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2020年01期 v.22;No.93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抽样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张云云;李侠;

    "抽样技术"是经济统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一门兼顾技术性与应用性的课程。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教学实践,改变传统以老师讲、学生记的模式为主的课堂教学,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2020年01期 v.22;No.93 46-4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高等教育院校冷门学科教学质量评估模型构建

    马晖;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院校冷门学科教学效率,进行高等教育院校冷门学科教学质量评估,提出基于关联信息挖掘和统计特征分析的高等教育院校冷门学科教学质量评估模型,并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构建高等教育院校冷门学科教学质量统计信息模型,根据教学质量的调查评估信息,对高等教育院校冷门学科教学质量评估数据进行语义关联规则重构,提取教学质量调查评估信息的关联维特征量,分析高等教育院校冷门学科教学质量测评互相关信息融合的规则性特征量,以此为约束条件进行高等教育院校冷门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的关联信息挖掘评判,采用统计特征分析方法进行高等教育院校冷门学科教学质量的统计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高等教育院校冷门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的准确性较好,置信度较高,提高了高等教育院校冷门学科教学的质量。

    2020年01期 v.22;No.93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 信息技术助力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效度建设

    傅蓉芳;

    为了解决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监控不全面、质量分析不透彻、质量改进不精细等一系列问题,结合信息技术,通过分析系统用户角色和工作业务,设计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构建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协同工作效率,对提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有效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020年01期 v.22;No.93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思维导图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运用研究

    潘东梅;

    以有生命的英语绘本为依托,可视化的思维导图为理论方法,两者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夯实语言知识,提高文化品格,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文章旨在探究如何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0年01期 v.22;No.93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 基于绘本的动画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为例

    任莹莹;

    基于绘本动画教学改革是将绘本引入二维动画方向的课程体系,绘本课程既是对动画前期的巩固又是它的综合应用,又为后期的创作提供了创意基础,解决了动画教学中的前期创意难、故事差、艺术风格干瘪的问题,绘本到动画亦不乏再创作的空间。通过绘本动画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职业能力,扩展了学生就业面。

    2020年01期 v.22;No.93 58-5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跨文化交际下英语新闻翻译策略探讨

    王华宝;

    文章以英语新闻的翻译工作为研究对象,对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的具体翻译优化策略进行分析。在对跨文化交际内容进行说明的基础上,阐述英语新闻的特性内容,并在音译与意译使用、忠实性与重装造型融合、文化思想移植、英语句式、英文时态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由此,在优化英语新闻翻译水平的同时,为相关的内容研究提供具体的参考材料。

    2020年01期 v.22;No.93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扎根理论指导下高校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倦怠归因分析——基于Nvivo11的质性研究

    张丽;

    高校青年外语教师是外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该群体职业倦产生的原因有利于了解其职业现状和社会心理。本研究在扎根理论指导下,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100份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对高校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倦怠做归因分析。研究表明:教师科研压力大、职业认同感低、教学满意度低归入核心式编码,成为诱发高校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2020年01期 v.22;No.93 63-6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地方高校外语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及对策——以安徽财经大学外语专业为例

    李星;刘飞;徐勇;

    目前,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专业不对口、就业难、就业质量下降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市场需求不相符,受大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不积极。近年来,国家支持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以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准确定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安徽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案,实现师生双向培养,校企互惠互赢,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020年01期 v.22;No.93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管理研究

  • 企业财务会计效率的提升策略分析

    毕青玥;

    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在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财务会计在企业发展中尤为重要,是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核心。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财务会计工作效率普遍较低,很难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这会对企业未来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为此,需要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效率,这对企业未来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0年01期 v.22;No.93 70-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强制分类”背景下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物流系统研究

    陈艳;

    随着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的推进落地,越来越多的城市即将加入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队伍中来。通过从我国一些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物流系统现状入手,在总结国外先进的垃圾处理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状况的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并从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等方面提出系统优化的可行性措施。

    2020年01期 v.22;No.93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日本动漫对中国大学生粉丝影响的研究

    张倩;丁文霞;

    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动漫输出国之一,其作品对整个市场的受众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动漫在中国各个时间段的传播形式不同,大学生粉丝群体在不同年龄段所受的影响也不同。文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日本动漫对中国大学生粉丝的多方面影响,并深入探讨分析日本动漫如何对大学生受众群体行为和思想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和产生的利弊。

    2020年01期 v.22;No.93 75-7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我国商业广告思维创新初探

    姚冬玉;

    当今信息时代,广告传播无处不在。创意是广告的灵魂,而创意来自于创新思维。随着我国广告业的迅猛发展,商业广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商业广告应在创意方面多下功夫,凸显广告价值,达到诉求目的。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何进行广告思维创新。

    2020年01期 v.22;No.93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的传统工艺美术开发

    耿健斌;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提升艺术与生活创新性、完善经营模式、技术改造升级、加强重视政策服务优化等为切入点,为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传统工艺美术开发提出策略性建议。

    2020年01期 v.22;No.93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研究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与途径——以昭通学院为例

    崔华勇;

    中国发展进程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面对新媒体的崛起和大批"00后"进入大学校园的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思路,与时俱进、更新理念、积极探索,构建起"六方协同"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体系,理顺全方位的高效运行机制,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2020年01期 v.22;No.93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抗联精神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孙多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和对学情的调研,以教学大纲为基准,将抗联精神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是新时期提升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的重要途径。

    2020年01期 v.22;No.93 85-8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启示

    赵翔;刘诗云;杨青利;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内容丰富,包含了关于科学技术创新的价值观、应用观、体制观、道路观四个维度,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积极借鉴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构建以高校为协同者、企业为参与者、政府为主导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新机制。

    2020年01期 v.22;No.93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推进路径研究

    王良斌;

    当前,高职院校思政工作仍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多头实施、分散发力的困境,学校相关部门及分管领导之间缺乏协调沟通,相互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整体效率低下,客观上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贯彻"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整合人力资源和部门条块,协同推进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水平提升。

    2020年01期 v.22;No.93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母亲教育与引导策略

    张宏;

    文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手,分析当下中国家庭教育中母亲教育与引导的现实状况,阐述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母亲教育与引导问题提出积极建设性的应对策略与解决办法。

    2020年01期 v.22;No.93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工匠精神”贯穿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基于福建省若干高校调查

    王秋艳;

    "工匠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技大学视察时殷切期望现代年轻人在学校要心无旁骛,学成文武艺,他的言下之意希望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将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敬业等精神,内化为个人内在的素质~([1])。可见,"工匠精神"是当今职业教育中一种重要精神理念,它所包含的匠心独运、精益求精、专注执着、开拓创新等精神特质都是大学生职业生涯中所必备的职业道德素养,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情况和对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认同感,积极探索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价值观。

    2020年01期 v.22;No.93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方面的途径研究

    冮玉石;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由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培养、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促进人的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的思想。文章力图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养成方面的内容,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方面的有效途径,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2020年01期 v.22;No.93 99-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新传播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困境与策略探析

    钟晨;

    榜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新传播时代的到来,令大学生榜样教育充满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分析新传播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存在的困境和实效性弱化的原因,提出了建立"新"传播理念、借助"新"媒介平台、构建"新"话语体系的实施策略,切实增强榜样教育的实效,以榜样的力量与魅力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2020年01期 v.22;No.93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大学生职业认同培养体系构建

    孙健;

    文章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职业认同培养目标、责任主体、任务和培养平台,从课程体系、课外活动体系、保障体系和反馈体系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职业认同培养体系。应充分发挥学校、实践单位、家庭和学生本人等方面的作用,牢牢把握每一个培养环节,学生在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达到职业认同。

    2020年01期 v.22;No.93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