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庆辉;张友能;梅蓉;
借鉴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和光通信技术的理论与经验,构造出基于GEPON的矿井通信网络结构和通信方式,以消除传统的多重网络重叠,避免井下机电设备的电磁干扰和恶劣环境的影响,提高数据采集量和传输速率,减少线路和外围设备的故障率。同时,各种网络的无缝连接大大提高信息传输效率,降低煤矿各种通信系统的运营成本,很好地解决矿井的移动通信范围、数据采集速率等问题。
2020年02期 v.22;No.9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赵世禹;温续宏;吴闯;高明辉;王腾龙;
高炉冶炼技术在我国科学家的不断研究下,已经有了显著地提高。在当代的技术要求下,高炉冶炼的技术向着更加节约成本的方向发展着。五矿营钢随着降低铁成本要求的不断提高,通过大量配用经济原料,优化烧结-高炉工序联合配矿,贯彻低成本经济料高炉冶炼路线,摸索使用红土镍矿,同时不断提高高炉的操作水平和提他管理水平,随着红土镍矿用量的提升,生铁成本不断降低和效益逐渐增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0年02期 v.22;No.9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庄燕婷;
整体桥取消了全桥伸缩缝与伸缩装置,使其具有较好的整体性、行车舒适性与养护维修费用低等优点,深受国内外桥梁设计者的喜爱。国外整体桥多采用H型钢桩为主,然而,我国主要以混凝土桩为主,两者在受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对于整体桥在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完善的抗震设计方法,对整体桥的推广与应用产生了较大影响。文中将依托某座整体桥,建立其全桥杆系有限元模型,模型中分别在其柔性桥台下设置混凝土圆形桩和矩形桩与H型钢桩,考虑E1、E2地震作用,对采用三种桩基支撑的整体桥上、下部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不同类型桩基对整体桥自振模态的影响较大,但对结构频率的影响较小,频率最大误差约为5.7%;在地震荷载作用下,H型钢桩支撑的整体桥在梁端会出现较大的竖向位移,易引起主梁与桥台固结处较大的拉应力,对主梁和桥台的受力不利;整体桥采用矩形桩可有效降低主梁的位移地震响应,但采用不同类型桩基础对其主梁内力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大。其次,采用不同类型桩基对整体桥下部结构位移的地震响应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桥的桩基础变形普遍较小,主要依靠柔性桥台的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在强震作用下,整体桥的桩基础会承受较大的地震荷载,建议采用H型钢桩更好,其强度高,延性好,可很好地抵抗较大的地震荷载。混凝土桩基承受的地震荷载明显较H型钢桩大,尤其在大震区使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桩基发生严重的混凝土破碎甚至剪切破坏。研究结果可为整体桥的抗震设计及相关规范制定提供参考。
2020年02期 v.22;No.94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付一芳;高颖;姚晓颖;赵伟;
手工皂是利用油脂、碱、水等材料自己动手做的皂,具有清洁力强、保护皮肤、利于环境等特点。环保酵素是混合了糖和水的厨余垃圾经发酵后产生的棕色液体,具有杀菌、促进植物生长、减少垃圾等优点。本文研究了利用玫瑰花、菊花等植物发酵而成的环保酵素添加到手工皂中的制法及检测。
2020年02期 v.22;No.94 12-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郑祥升;
党的十九大以来,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与"三农"工作,并提出了明确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这对于我们把握永安当地农村发展情况,从全局上进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提出了新机遇与新挑战,此时应当进一步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从乡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与突破途径出发,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并顺势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结构,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
2020年02期 v.22;No.94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郭佳媛;
随着外贸行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供给侧的推行,各类产品出口国际所面临的竞争和压力也不断的加大。本文从优化农业供给侧角度,将利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探究2013-2018年福建农产品外贸状况,在国际上是否存在竞争力,倘若存在,该优势是否显著。
2020年02期 v.22;No.94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孔泽;陈修辉;
休闲农业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融合体,已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山地农业大市的三明,能够实现休闲农业的发展,对山区农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梳理休闲农业的概念及基本特征,通过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法,收集三明市12个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发展数据,以管理水平、资金投入、主题特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三明市休闲农业发现效率评价模型,从而为发展三明市休闲农业提供评价依据和参考模式。
2020年02期 v.22;No.94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史冬防;周刚;
我国红色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对振兴革命老区地方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六安市为例,分析了当前红色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培育精品旅游经济、拓展产品业态等方面探讨了依托红色旅游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以期对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整合提供意见参考。
2020年02期 v.22;No.94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韦雪;
立足安徽省茶叶产业的现状,通过安徽省茶叶出口遭遇的种种问题,发现资金短缺是安徽省茶叶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造成茶叶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即安徽省茶叶企业自身规模小,抗御风险能力差,财务制度不健全,融资意识不强和外部融资环境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政府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等。为此,从企业自身和政府两方面提出解决安徽省茶产业资金短缺的财务支持策略。
2020年02期 v.22;No.94 28-2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金添;徐军华;
以知网数据库(CNKI)为基础,对2009-2019年的公益诉讼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了解公益诉讼制度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此后的研究学者提供指导与借鉴;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良性的创新空间。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公益诉讼领域发文量逐年增加,研究力量充沛,发展动力充足。近年的研究热点在于环境公益诉讼、公益诉讼原告范围、公益诉讼中被告承担责任的形式以及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的角色与作用等方面;研究前沿则包括行政公益诉讼、公益诉讼中判决的履行、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等领域。
2020年02期 v.22;No.9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 柏晓静;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财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会计专业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在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基于高校会计专业融合与重构的实质,分析高校会计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从跨专业协同、个人信念培养、产教融合和转变角色定位等角度提出高校会计专业教师能力的提升路径。
2020年02期 v.22;No.94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宋红菊;
当前高校正经历从规模化向内涵化发展的新阶段,对高校教学、科研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正在推进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高校财务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高校要顺应时代改革发展要求,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切实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研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形势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实际,从打造"业财一体化"平台、完善高校财务制度建设、充分做好预算及核算工作以及财务信息化系统安全保障工作,探索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2020年02期 v.22;No.94 36-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迟秀丽;
为了鼓励研发机构进行科技开发,促进科技进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出台了关于研发机构购买国产设备退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研发机构退还增值税会计处理方式有较大影响。如何对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收到的国家退税款进行合理的会计核算成为高校和科研机构会计核算工作的一项常见的重要工作。
2020年02期 v.22;No.9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高振明;包海城;王运成;孟庆革;史哲;
慢行交通的必要性在于:首先是全民健身的需要。充分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寓运动于通勤之中,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其次是倡导绿色出行、减缓交通拥堵的需要。遏止慢行交通占有率逐年快速下降的趋势。第三是保护慢行人群免受噪声和汽车尾气伤害的需要。应打破步行一公里、骑行三公里的慢行交通传统极限,充分利用远离主干路的慢行交通骨架网络,最大限度地把慢行交通留在地面上,把机动化交通引入地下或空中,以体现真正的慢行优先。
2020年02期 v.22;No.94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肖文;胡娟;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核心使命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是实现上述目标最重要的路径,对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与升级具有重要价值。地方应用型高校应秉持对接地方产业链、以行业职业标准为导向和共赢开放的原则,通过完善组织和明确权责、重构实践教学体系等途径,不断提升基地建设的水平。
2020年02期 v.22;No.94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王鹏;苗磊;余亮;
针对当前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讲授偏理论,工程应用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在课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产出需求-课程的反向设计,从网络学习资源建设、教学内容组织、评价机制改善方面进行探索,取得初步成功,学生对于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2020年02期 v.22;No.94 47-4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吴越;刘智;
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专业为例,把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平台,每个平台对应每个实践教学模块,建立了"4平台+4模块"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将职业能力实践平台纳入到实训内容中,分别从校企合作实训、专业技能证书考评实训、技能大赛项目实训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职业技能。
2020年02期 v.22;No.94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郎庆阳;赵亮;齐秀彪;
创新实验室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本文以机电创新实验室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创新实验室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创新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机电创新实验室的基本建设情况和作用效果,对创新实验室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2020年02期 v.22;No.9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王志国;朱雅莉;王飞;
在新工科、新管理背景下,工业工程的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根据现有的研究思路和成果,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效识别学生学习情绪化,及时分析学生课堂接受能力。智能辅助教师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相关教学活动,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VR"虚拟化工厂实验室让学生感受到实践教学新模式的乐趣。通过这些教学过程,改善了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管理者教务管理方式等,提升了教与学的互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2020年02期 v.22;No.94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李鑫;徐丹青;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定位,本文采用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我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进行探究和改革。该模式基于MOOC网络在线资源平台,并将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实践结果表明,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效果明显。
2020年02期 v.22;No.94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王英;
论述了"金课"的概念,标准及打造"金课"的必要性,分析了大数据给大学英语写作"金课"带来的便利条件。打造大学英语写作"金课"的具体方法为:从词汇及阅读入手丰富学生的语料输入;教师可利用在线辅助教学工具鼓励学生大胆创作;采纳有中国特色的产出导向法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数据写作教学与评估;教师应转变思想,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及时学习更新前沿的教学技能。
2020年02期 v.22;No.94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汪程;余萍;
根据动态系统理论,尝试在网络背景下构建英语阅读动态教学模式。在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遵循动态、开放的特点进行改进,旨在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动态发展。
2020年02期 v.22;No.94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代广辉;郭玉敏;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前提,以小组协作为载体,以学生为教学核心的全新方法。在移动智能平台广泛应用的环境下,将移动平台与PBL教学法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本质上优化了课堂教学。本文以营养教学为基础,从课前准备、课堂实践和课后总结等角度,综合探究基于移动平台PBL教学法的应用路径。
2020年02期 v.22;No.94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王俊杰;
在现代汉语中,"给+代词(人称)+动词+名词"是常见的语序表达方式,它符合现代汉语语序的特点。但在具体的语境中,"给+代词(人称)+名词+动词"也常常出现。文章运用变换分析的方法,分析"给+代词+动词+名词"转化成"给+代词+名词+动词"的限制条件,说明二者转化不是任意的,是有条件的。
2020年02期 v.22;No.94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郑蔚萍;
对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加以确切的解释,一方面是阅读古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古代汉语语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然而仅仅重视尚不足以达到理想研究预期,还需要将虚词使用同修辞相联系,以修辞的高度审视虚词,惟其如此,才能让古代汉语中虚词的运用更加娴熟。为此,我们可从古汉语虚词与修辞的关系,虚词认知的历史发展,造句行文、传意达情等角度做出探讨。
2020年02期 v.22;No.94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孙浩芹;
寓言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形态,是寓言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学体裁,属于叙事文学.刘征(刘国正)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杂文家、诗词家、寓言诗人,他对寓言诗的贡献卓越。刘征的寓言诗是重叙事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露一切霸权主义,二是揭露官僚作风和不良风气,三是寓生活哲理,四是赞美为社会做出奉献的人及其精神。本文以分析解读其寓言诗入手,通过对他的寓言诗内容剖析和归结,更深一层地去研究他的寓言诗。希望本文内容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一些突破和成绩,并且能够给予今后刘征寓言诗研究以一点小小的启发。
2020年02期 v.22;No.9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苏曼;
作为一名成功的新移民作家,严歌苓文化身份多元性与创作思想的边缘化使其作品呈现出了无法替代的独特性。主要呈现在叙事手法方面。《陆犯焉识》是严歌苓的颠覆转型的重要作品,她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所采用的叙事手法是多样化的,这也使得作品达到了很高的审美标准,对文本叙事手法展开进一步讨论,以期探究严歌苓作品的独特魅力。
2020年02期 v.22;No.94 79-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杨建平;
抗战剧是以抗日战争为题材,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戏剧创作。它对鼓舞人民抗战士气,争取民族独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著名剧作家冷波《保家乡》就是抗战剧中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剧本的强烈的时代性,独特审美意蕴的戏剧冲突,扣人心弦的戏剧情节三个方面分析剧作的创作手法与独特的艺术价值,对于解读抗战剧的创作艺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0年02期 v.22;No.94 82-8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聂雯;
旅游宣传片不仅直接展现了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也有利于地方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本文以《最美安徽池州旅游宣传片:大美池州》为例,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视觉语法和系统功能两个部分对视频中表现出的多模态进行阐释;池州旅游宣传片彰显了中国地方特色、形成中央地方媒体联动的对外传播方式,拓展了渠道平台,体现了地方旅游宣传片在中国传播以及在海外推广的价值。
2020年02期 v.22;No.94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祁燕苹;林猤;
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繁荣兴盛,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这些领域内发生的巨大变革在某种程度上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文化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同时也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和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多元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使得高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高校应着力于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2020年02期 v.22;No.94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姚海燕;王继云;
始终坚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融合,构建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体系及指导理论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具体表征。揭示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崭新的时代主题。
2020年02期 v.22;No.94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郑红;戴佳鹏;
个体从诞生进入社会化过程开始即面临如何使个人行为表现符合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责任伦理则呼应时代与现实发展的需求为人的行为和人格塑造做指引和评判。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三元交互理论、自我效能感等理论对于责任行为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榜样示范、知行联动、再到行为养成引导伦理实践走向责任行为的最终归宿。
2020年02期 v.22;No.94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汪金丽;林波;
护生职业认同是稳定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随着护患关系的紧张、护士角色压力过大、临床工作质量繁重等因素,护生职业认同感普遍不强。"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的职业精神,可以为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培育提供研究思路。本文解析了"工匠精神"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工匠精神"对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必要性及融入护生职业认同的培育路径,为高职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参考。
2020年02期 v.22;No.94 97-9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张宏;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隔代教育作为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众多家庭的子女教养方式。与此同时,也随之带来一系列的养育、教育、家庭关系等矛盾的产生。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形式,应当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家庭隔代教育的现状、需求以及家庭隔代教育服务供给现状,分析论证社会工作介入家庭隔代教育服务可行性,服务模式。
2020年02期 v.22;No.94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李宁;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导各省全面提高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1])普通本科高校专业设置是否适应社会需求,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校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是推动高校转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从目前高校专业设置的顶层设计、联动机制、指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分析,通过强化专业动态调整的顶层设计、组织机制、联动机制、指标体系、预警机制、动态调整机制、监督机制建设,有效推动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2020年02期 v.22;No.94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李华;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就业状况,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认知,明晰大学生就业思想观念、就业价值观和存在的就业问题。从而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就业方向和就业心态,改变固有的就业模式和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由此可见,对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是高校改进就业方案,创新就业思路,提升就业质量重要要求之一。
2020年02期 v.22;No.94 105-10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王佳佳;
近年来,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较低。本文认为,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面向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全体学生,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想要提升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科学掌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2020年02期 v.22;No.94 107-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王月;律德财;
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以及我国高校长期实行的专业化教育,迫切需要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融入职业素质通识教育。本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提出新工科高校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培养的新路径,基于跨文化多元沟通能力培养视角,探索职业素质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设置、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研究的有效策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能力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
2020年02期 v.22;No.94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