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工程技术研究

  • 基于ANSYS的弧齿锥齿轮非稳态本体温度场分析

    蔡瑜瑜;

    依据传热学和摩擦学基本原理,分析了弧齿锥齿轮轮齿摩擦热量,通过构建有限元模型对齿轮非稳态本体温度场进行分析。采用ANSYS软件仿真,得到轮齿非稳态本体温度场分布情况,分析齿轮的模数和齿宽等因素对该齿轮温度场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改善齿轮传动性能提供参考。

    2020年06期 v.22;No.98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 高精度廉价电压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德澳;赵军;潘巧智;

    文章以STC8A8K单片机和TM7705为核心,降低设计成本,通过单片机和WIFI模块ESP8266向手机传递数据,设计了一套高精度廉价电压采集系统,为电压的测量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参考。

    2020年06期 v.22;No.98 5-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4K]
  • 水泥-硅粉改性膨胀土的性能研究

    马露;徐晓阳;

    膨胀土在工程中表现出高膨胀、收缩和开裂的特性,会显著影响建筑地基的稳定性。以合肥地区中膨胀土为研究对象,水泥和硅粉作为改性材料,研究改性膨胀土的干缩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可以显著改善膨胀土的干缩性,水泥含量为12%时,试样总收缩量从22.3%降低到10.5%;总添加剂含量一定时,改性土的干缩性随硅粉增加而改善;水泥与硅粉按9:1质量比配制添加剂,改性效果较好;提出的改性膨胀土干缩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度较好,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2020年06期 v.22;No.98 7-1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1K]
  • 矩形坯GCr15高碳铬轴承钢角部横裂纹分析及控制

    张爱忠;

    文章先对本钢炼钢厂矩形坯生产的GCr15轴承钢出现角部横裂纹的位置和形态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出了四种不同的裂纹形式。再对这些不同的裂纹发生机理进行分析,查找出导致四种角部横裂纹发生的因素有扇形段漏水、开浇引锭链下滑等;通过对设备和工艺进行调整,大幅减少该裂纹缺陷的发生率。

    2020年06期 v.22;No.98 11-1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3K]
  • 马铃薯淀粉废液发酵生产凤尾菇菌丝的研究

    郭淑清;

    以马铃薯淀粉废液为主要原料,以食用菌凤尾菇菌种为发酵菌种进行液体培养,培养基质配方为:马铃薯淀粉废液、KH_2PO_4(0.25g/100mL)、MgSO_4·7H_2O(0.5g/100mL)、V_(B1)(150μg/L),25℃,摇床培养130 r/min,通过生物量指标测定分析,筛选培养基质中马铃薯淀粉废液添加量,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废液体积比为55%、65%的培养基所培养的凤尾菇菌丝干重高(12.8 g/L、12.9 g/L),生长周期短。

    2020年06期 v.22;No.98 13-1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6K]

教育转型与产教融合研究

  • 应用型本科高校GIS专业竞赛与就业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江月;戴仕宝;谷家川;孟瑶瑶;

    以2014-2018届毕业生麦可思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安徽省GIS技能竞赛统计数据,通过分析就业质量中客观因素和运用赋值法分析就业质量中主观因素,总结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技能大赛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情况,探索GIS技能大赛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2020年06期 v.22;No.98 16-1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6K]
  • 产教融合视域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吴守彦;

    产教融合在提升土木工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工程技术企业协同培育,关联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功能效用。通过拓展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内涵与外延的新界面,可以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从多维度探索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通过构建人才贯通培养平台,紧密产业合作框架体系,建设实训基地等方式创新培育模式,是新形势下提升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

    2020年06期 v.22;No.98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 测绘工程弹性“3+1”模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柳广春;邢文战;范海英;牟洪洲;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测绘技术、方法、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测绘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形势挑战。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要求满足测绘企业需求、测绘技术发展方向,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计划,切实提高测绘专业教师工程能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

    2020年06期 v.22;No.98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 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优化探索

    刘妍;田秋梅;任萍;韩影;黄海;

    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认证强调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升,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专业教学积极改革,对推动教育事业科学规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学前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我国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尚未达到标准要求,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较为滞后,校外实习容易流于形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出现结构性失衡。为此,高校与教师需要从资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专业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养成等方面入手,切实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0年06期 v.22;No.98 26-2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2K]
  • 基于OBE理念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邓霞;

    商务英语专业在外贸新型业态不断呈现形势下,需借鉴先进理念,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专业建设发展机制。针对新需求、新变化、新发展,要依据需求与专业自身特色,结合《国标》、《教学指南》,借鉴OBE理念,重新界定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成果,搭建基于OBE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凸显"学生+学习"主体,产出导向教学模式、构建多级多元全方位质量保障机制体制,与行业、企业建立常态反馈机制,持续做常态化评估和趋势化跟踪,以不断满足人才需求新形势。

    2020年06期 v.22;No.98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困境与出路

    李文静;孔丹丹;

    政产学研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是将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人才培养的优势与资源集合起来,在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促进各方形成互利共赢关系的情况下,促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及我国企业的发展和经济转型。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各合作主体之间的沟通配合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高校需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尊重和正视各个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促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020年06期 v.22;No.98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类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

    韦璐;张雪冰;陶明霞;李宣仪;

    生产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本文针对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类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四点一核"监控与评价体系,设计了生产实习评价指标、权重以及生产实习网络监控管理平台。通过构建生产实习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可提高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类专业生产实习的质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2020年06期 v.22;No.98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管理研究

  • 利缘型治理:移民型村落的治理形态及其当代价值——基于重庆河村的历史考察

    晏俊杰;

    基于不同自然、历史和社会因素形成的村落具有不同的社会形态,遵循不同的治理之道。调查发现,具有移民"底色"的长江上游村落,其治理方式既不是宗族自治,也不同于绅士治村,而是一种独特的利缘型治理。利缘型治理的核心是社会自我调节,其实现的社会基础是利益关系主导下的村落社会。利缘型治理作为一种治理样态对于当前探索该类或该地区的乡村善治之路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020年06期 v.22;No.9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辽宁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研究:现状与策略

    卞地诗;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教学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本研究综合使用问卷调查(量化)与深度访谈(质化)的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应对策略。

    2020年06期 v.22;No.98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 城市住宅小区停车位最高定价问题研究——基于拉姆赛-卡斯-库普曼模型的分析

    杨雨润;张会艳;马鑫;

    目前,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多,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收费高成为了居民面临的现实问题。文章从消费者(即业主)的角度,以拉姆赛—卡斯—库普曼模型的家庭预算约束为基础,通过构建消费模型,探究消费者所能接受的停车位最高价格,建立了住宅区停车位定价的预算约束条件。

    2020年06期 v.22;No.98 48-4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3K]
  • 农村社区“善治”路径探微——以安徽省为例

    朱莞;

    实现作为社会服务基本单元的农村社区善治对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管理建设相对落后的问题亟需破解。在梳理中国农村社区典型治理模式基础上,借鉴各地农村社区建设经验,以安徽省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该区域农村社区实现善治的主要障碍进行分析,并从规划社区建置、培育社会组织、弘扬地域文化和完善法制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实现农村社区善治的基本策略。

    2020年06期 v.22;No.98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教育教学研究

  • 基于CDIO模式“滨水景观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体系构建

    张诚;朱昌平;

    为解决"滨水景观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团队协作精神不足、缺乏过程性评价等问题,基于CDIO模式设计了一套"滨水景观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体系。该体系实施模块化课程设计,主张以课程设计为引导进行项目驱动实践教学;通过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拓展实践教学环境,以完善过程性评价的方式适应未来滨水景观设计人才需求。实验教学显示:此教学体系显著改善景观设计人才的专业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人才设计思维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2020年06期 v.22;No.98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 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工程图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武蕾;陈刚;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当前这"互联网+"的时代,教育教学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基于微课及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会逐渐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文章提出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了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利用学习通教学平台提升教学水平,完成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020年06期 v.22;No.98 58-6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7K]
  • 基于单词APP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于洋;雷婷;

    文章以词汇学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单词APP的词根词缀法认可度较高,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基于单词APP的词汇教学效果显著,尤其是在提高学生英语词义习得方面成绩突出,开拓了英语词汇教学的新模式。

    2020年06期 v.22;No.98 61-6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9K]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张国漪;叶文玲;陈海燕;潘丹丹;

    培养高素质农业废弃物专业人才已成为社会急需,良好的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针对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和存在的某些弊端,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拓展,从优化学科发展和创新实践应用的角度探索教学改革新思路,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改进内容、改革考核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其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2020年06期 v.22;No.9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 “赛、课、教”融合教学模式探析——以“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为例

    沈东生;

    "宴会设计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传统的"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有着很大区别。文章在指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赛、课、教"融合教学模式。并从"以大赛为标杆,调整课程标准"、"以大赛比赛项目为参照,优化教材内容"、"以大赛的竞赛形式,创新教学方法"、"以大赛评分细则为标准,创新课程考核方法"和"以大赛精神为指引,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等5个方面对"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的"赛、课、教融合"教学模式进行了诠释。

    2020年06期 v.22;No.98 67-6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0K]
  •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翻译显化与隐化研究

    王淑梅;

    基于语料库英语翻译的研究产生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且近些年取得了较大发展,而显化与隐化则是翻译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方式,也日益受到翻译学界的普遍关注,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翻译显化与隐化研究,可为翻译效果的优化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现准备在梳理有关概念的前提下,指出英语翻译显化与隐化平衡的必要性,并通过具体例句说明显化与隐化的操作方法。

    2020年06期 v.22;No.98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9K]
  • 新冠疫情下普通高校体育课在线教学实践研究

    王建伟;

    文章从辽宁科技学院在线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入手,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高校体育在线教学的积极作用,分析体育课堂在线教学的深层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策略,以便为今后体育在线教学良好开展、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帮助,为普通高校体育课在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20年06期 v.22;No.98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6K]

艺术研究

  • 瓷器的数字化修复与3D打印——以斗彩莲纹双耳瓶为例

    吕杰;

    瓷器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是一种特殊的、带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文化遗存。由于人类活动、环境变化等原因,大量的瓷器类文物,正在迅速遭到破坏。所以,迫切需要我们当代文保工作者,利用现代科技,对这些脆弱的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保护和修复。伴随着三维扫描、建模和打印技术的发展,瓷器类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斗彩莲纹双耳瓶是安徽省安庆市出土的清代精品瓷器,可惜出土时,瓶口已有破损,严重影响器型的整体观感。利用现代数字修复技术对其进行修复,能够较好的修复其破损,再现其艺术价值。本文旨在探索利用三维建模和3D打印技术,将斗彩莲纹双耳瓶上更多历史信息展示在3D模型上,以求充分反映其背后的历史价值。

    2020年06期 v.22;No.98 76-7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4K]
  • 墙绘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陈月悦;白冰洋;马静;耿嘉悦;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墙绘在乡村环境改造中一直是行之有效的,是被普遍采用的手法。文章举例恒仁满族自治县古城镇新江村与本溪县久才峪村的墙绘成功案例,总结了墙绘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当前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价值和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0年06期 v.22;No.98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4K]
  • 施尼特凯《第一钢琴奏鸣曲》调性技法探究

    张盈盈;

    施尼特凯是音乐风格比较突出、音乐研究成果杰出的俄罗斯当代作曲家及音乐理论家,现基于对其人、其作品的基本分析,以《第一钢琴奏鸣曲》为例指出调性技法方面的特点,并在此前提下推而广之,说明施尼特凯钢琴音乐"复风格"作品演奏的处理技巧,以期从具体到宏观的给施尼特凯音乐创作风格和技术进行揭示。

    2020年06期 v.22;No.98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3K]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研究

  • 新时代高校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研究

    张睦;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密切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要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必须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了进一步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肩负起与党同心,为党育人的重要使命,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立足办学实际,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校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内容、新亮点和新特色。

    2020年06期 v.22;No.98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3K]
  • 毕业生离校前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实践及思考

    王楠;

    团体心理辅导是学生比较喜爱并乐于接受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文章通过毕业生离校前团体心理辅导案例的实践,探讨并研究毕业生离校教育开展的实效性,在对毕业生进行离校教育的形式及操作方法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2020年06期 v.22;No.98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9K]
  • 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的思考

    王金玲;

    文章针对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水平,讨论红色文化传承在其中的作用,阐述了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强化、思政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思政教育途径与内容的拓宽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提出了四点优化建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红色文化,能更有力地促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

    2020年06期 v.22;No.98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0K]
  • 教育信息化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策略探析

    苏天从;

    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政课开展成功的关键。教育信息化视角下,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有了全新的表现,包括理论知识素养、信息化素养及思想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但与此同时,教师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知识体系不全面、高校培训体系缺乏创新及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都严重阻碍了思政课教师提升综合素养。为此,思政课教师应努力转化自身教育理念,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同时高校应创新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将信息化知识内容和技能使用融入其中并健全评价体系,帮助教师全面认识自身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研究,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2020年06期 v.22;No.98 92-9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7K]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问题、成因与创新

    马帅;陈孝柱;

    开展"实践教学"模式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探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是思政课课内外教学的重要辅助和延伸,但也存在课程设计上实践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师引导与组织作用不明显、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不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究其原因离不开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四大主体的认识上、参与上和评价上三大方面,基于此,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对实践结果的总结提升才能切实有效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2020年06期 v.22;No.98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2K]
  •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

    丁若蕊;张炯炯;

    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有一定的共通性,校园文化建设能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和规范,并为思政教育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展现出独具的育人价值。但要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还面临一系列困境,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不深入、文化载体的落后、方向指引的缺失及主体队伍的不完善等,都严重影响校园文化育人价值的实现。所以,高校应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载体,助力校园文化建设育人作用的实现,并重申立德树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指引,拉近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主体队伍,为校园文化在思政教育中育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保障。

    2020年06期 v.22;No.98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5K]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提升政治引领实效的意义及路径探析

    洪飞;陈爱云;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导向教育的职责。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的实效越好,越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化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及形成其正确的价值取向。然而,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高校辅导员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也面临自身政治素养、人格魅力尚需完善,当代大学生缺乏政治参与热情等困境。对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政治素养;了解当代学生特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导向引领;提升人格魅力,提高政治引领水平;创新工作方式,掌握大学生网络政治话语权。只有这样,高校辅导员才能切实提升政治引领的实效。

    2020年06期 v.22;No.98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9K]
  • 传承抗联精神 弘扬红色文化——辽宁科技学院抗联红色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唐羽;韩劲松;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14年中形成的崇高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辽宁科技学院秉承"传承抗联精神,弘扬红色文化,铸牢理想信念"的初衷,以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红色基因有机融入育人全过程,形成了"一个理念、二个目标、四个维度、五个坚持、七个融入、十项举措"的红色抗联精神育人工作体系,努力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校抗联教育品牌。

    2020年06期 v.22;No.98 106-10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5K]

  • 读校史,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二)

    李巍;董世超;

    <正>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学校历史是学校办学传统与校园文化精神的永恒依托,既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也是学校薪火传承、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穿越时光年轮,带你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旨在追寻学校发展脉络,讲述辽科人承继树人之传统,秉持人本之理念,励精图治之史实。以文字记录岁月,用声音传递情怀,用心灵感悟历史,让我们一起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

    2020年06期 v.22;No.98 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