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工程技术研究

  • 基于Matlab飞机零件机器视觉测量方法

    支珊;陈佳贺;杨海明;

    文章针对飞机零件的机器视觉测量方法和机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借助Matlab软件对被测零件图像进行去噪、二值化、图像分割,以及对分割后图像的再优化;然后,采用Canny算子对边缘像素进行定位;最后,通过图像数据提取与拟合,实现密封垫圈参数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文章方法和数显千分尺对同一零件进行测量,测量平均误差仅为0.005mm。因此,文章采用的视觉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中小模数密封垫圈快速、高精度测量。

    2025年01期 v.27;No.12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 基于数据驱动和拓扑优化的机械系统振动设计方法

    吴杨俊;姚红良;

    基于数据驱动和拓扑优化方法,文章提出一种复杂机械系统振动抑制方法。首先,将机械系统连接结构等效为弹性连接单元,并建立机械系统动力学等效模型;其次,运用数据驱动优化方法对连接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后,以参数优化后系统辅助部件的模态为约束条件,对机械系统连接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文章以车辆动力总成系统为对象,对辅助部件连接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验证了振动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2025年01期 v.27;No.123 5-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 基于声振信号的多分支动态卷积神经网络风机齿轮箱故障识别

    赵帅;陈长征;

    现有的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主要基于单一振动信号,所收集到的信息不够全面,易受外界干扰,导致风电机组齿轮箱故障诊断结果欠佳。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振信号联合的多分支动态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在该方法中,利用多个传感器采集风电机组齿轮箱在不同故障模式下的声振信号;随后,将声振信号输入到针对其特点所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完成在声振双信号中的自主学习并提取能区分风机齿轮箱故障类型的信号特征;最后,将声振双信号的特征拼接并由Softmax函数完成对应特征的识别。对多信号的深度学习故障诊断的仔细分析发现,由单一振动信号增加到声振双信号的深度学习故障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2025年01期 v.27;No.123 10-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 分层损伤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强度的影响研究

    辛雯;王仲;谷泉;

    文章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含分层层合板的拉伸试验及拉伸强度预测研究。实验中,制备了含分层损伤的样件,进行了拉伸测试。同时,文章建立了含分层损伤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通过改变分层损伤模型的几何参数,研究了分层位置、分层面积以及分层形状对玻璃纤维层合板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层面积越大、分层深度越靠近中央,层合板的拉伸强度越低;同等面积下,分层形状对拉伸强度的影响较小。

    2025年01期 v.27;No.123 14-1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 基于PMSM的风力机叶片单轴旋转离心式疲劳加载系统稳态控制的研究

    高浩天;王义娜;周勃;

    对现有总长为7.5 m的试验叶片(型号:KH30KW)进行分析,将系统简化为两自由度模型,建立动力学方程。通过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带动偏心质量块作圆周旋转运动产生离心力,由变频器进行变频调速控制,对叶片进行激振加载。在传统滑模控制(SMC)里,存在着逆变器开关频率并非恒定、磁链与转矩脉动偏大、低速状况下系统难以精准控制以及因转矩脉动而产生高频噪声等一系列难题,为此,提出使用基于滑模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DTC-SMC),通过MATLAB建模,设计基于改进滑模的控制的三相PMSM矢量控制系统,搭建MATLAB仿真模型并给出仿真结果。

    2025年01期 v.27;No.123 18-2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研究

    李梓煊;刘宁;张晓蕊;罗跃纲;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日渐提升,大型旋转机械在生产中的使用愈加广泛。转子系统的设计在不断朝着大型、高速化的趋势发展,引发转子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增加。为较好地提取强噪声覆盖下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的故障信息,提高故障诊断识别与分类精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白噪声平均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CEEMDAN)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与样本熵(Sample Entropy, SE)的结合,有效利用了其在衡量数据集纯度方面的优势。样本熵能够快速评估数据集的信息量,从而为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数据预处理手段。进一步,本研究将经过预处理的特征数据集输入到一个经过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模型中。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故障诊断模型有较高的故障识别能力。

    2025年01期 v.27;No.123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 基于改进聚类算法的风力发电功率-风速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胡青文;徐雪璐;周勃;王义娜;

    针对风功率-风速异常数据难以有效清洗的问题,以实际风场SCADA数据为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DBSCAN聚类算法的风功率数据清洗方法。首先,根据风功率数据的分布特征进行数据分类,在清洗前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减小数据大小对聚类的影响;然后,采用斜率突变法,利用计算的k距离确定DBSCAN算法的Eps取值,并完成聚类;最后,分别计算风功率数据清洗前后的相关系数来验证聚类结果,评估数据清洗质量。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方法进行数据清洗后,风功率数据相关系数增加了0.234,相关系数明显提高,尤其对于异常数据离散分布情况的清洗效果更佳,解决了传统DBSCAN聚类算法阈值选择的难题,该方法对于不同风场条件的异常功率数据清洗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2025年01期 v.27;No.123 30-3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 土颗粒微观参数变化对砂土宏观力学指标影响的探究

    孟祥彬;刘宏达;耿凯;

    离散元作为一种能体现土体非连续性和复杂性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表征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微观参数无法通过室内试验得到,却在离散元计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离散元软件PFC2D进行大量双轴试验,探究土颗粒法相刚度、切向刚度、摩擦系数三种土颗粒微观参数对砂土宏观力学参数割线弹性模量和内摩擦角的影响,同时研究离散元模拟中关键参数土体级配、孔隙比对砂土割线弹性模量和内摩擦角的影响。研究表明,砂土的割线弹性模量受孔隙比、法向刚度、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大,内摩擦角受摩擦系数和孔隙比的影响较大。离散元模拟土样时,可先通过调整土颗粒摩擦系数拟合土样内摩擦角,再通过调整土颗粒法向刚度拟合土样弹性模量。

    2025年01期 v.27;No.123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 植物来源的天然产物在黏膜免疫佐剂中的研究进展

    富铎;孙丹;潘慧;潘宁宁;廉莲;安长伟;

    随着黏膜免疫反应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黏膜疫苗的研发往往需要安全高效的黏膜免疫佐剂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其中基于植物来源的天然产物佐剂,如一些植物多糖、糖苷和黄酮等,在引发黏膜免疫反应中显示出良好的佐剂功效,已经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植物多糖、糖苷和黄酮作为黏膜免疫佐剂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需要大量的研究证实。基于此,总结天然植物成分作为黏膜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揭示其诱导黏膜免疫应答的特征和机制,探讨天然植物成分作为黏膜免疫佐剂所面临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23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微环境的影响及其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荣璐阁;孙丹;张宇;

    生物炭是由生物质材料(如木材、禽畜粪便、作物残留物等)热解生成的富碳产物,其具有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高吸附能力等特性,其特性赋予了生物炭在土壤改良、污染物治理、促进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提升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此外,生物炭可有效应对作物生产中遇到的挑战,如铝毒性较高、土壤pH值偏低等问题。文章综述生物炭对农田土壤微环境的影响和生物炭在土壤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其效应,以期为生物炭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27;No.123 44-4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 566 m2烧结机湿法脱硫石膏达标排放的生产实践

    高太峰;王哲;高暄妍;

    本研究针对本钢板材炼铁总厂566 m~2烧结脱硫系统产出石膏品质下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2024年第一季度的生产数据发现,该系统产出的石膏品质显著降低,其中水分含量高达35%,氯离子含量高达15 000 mg?L~(-1),远超企业标准(水分<15%、氯离子<2 000 mg?L~(-1))。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吸收塔液位在1月为5.29 m,3月为6.84 m,1月的有效容积为1 065.5 m~3,仅为3月1 739.7 m~3的61.25%。此外,一季度循环泵故障频繁、石灰石供浆时间过长、浆液密度高达1 259.7 mg?L~(-1)、氧化风量不足、氯离子因使用浓盐水及废水系统故障而富集、脱水系统故障频发等因素共同导致了石膏品质的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生产与设备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提升液位、改造废水系统、修复设备等。实施后,石膏中的氯离子含量降至1 000 mg?L~(-1)以下,水分含量低于12%,实现了达标排放。本研究为同类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25年01期 v.27;No.123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教育转型与产教融合研究

  • 应用型高校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与研究

    刘峰;王喜刚;田继龙;许明杨;

    为更好地培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针对辽宁科技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进行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与研究。文章探讨了目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专创融合课程改革对策、教学案例及课程建设成果,旨在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专创融合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2025年01期 v.27;No.123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 基于持续改进视角的辽宁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李剑;姜雄;邵恩博;

    本研究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为指引,致力于探讨构建辽宁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策略。本研究重点围绕教学活动质量、毕业要求达成度和培养目标达成度所构成的三个持续改进循环体系展开。实施一系列相应策略,力求切实提升辽宁科技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质量与水平,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01期 v.27;No.123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教育教学研究

  • 新工科视域下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陶莹;赵京明;顾路;李思南;祁欣;公丕芹;

    文章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新工科视域下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探索。研究发现,新工科视域下的课程思政研究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立德树人和实践教学等方面。通过知识图谱分析,识别出该领域的前沿趋势,包括教学模式、创新创业和三全育人等。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推进,一流专业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2025年01期 v.27;No.123 61-6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三全育人”背景下药物新剂型与制剂新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策略探索

    刘丹丹;白春平;

    在当代教育环境中,课堂承载着双重重要使命,既是传授专业知识的核心平台,又是引领大学生塑造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阵地。尤其在“三全育人”教育背景下,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愈发凸显。文章以辽宁科技学院药物新剂型与制剂新技术教学团队为例,阐述其如何将药物新剂型与制剂新技术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从多元思维角度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并持续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借助多角度的过程考核和教学效果反馈机制,精准把握育人方向、调整教学策略,进而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旨在提升专业课教学效果的同时,凝聚多层面育人合力,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2025年01期 v.27;No.123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契合点与实施途径

    兴虹;吴丽红;荣禄阁;许艳广;

    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带有行业特征,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会产生很大影响。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为课程思政目标。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中,体系化设计课程思政内容,找准课程思政素材契合点,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牢固掌握水处理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到新时代污水处理工程师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2025年01期 v.27;No.12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 虚实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分层次模块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刘忠坤;闫俊;李盈;布晓婧;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理工科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培养的核心载体,其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涵盖了分层次教学、虚实结合、数字化教学资源、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理念。该体系系统性贯通目标分层、资源重构、方法创新与评价改革,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与创新实践能力。

    2025年01期 v.27;No.123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育均等化发展路径探索

    陈祎雯;王龙;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乡村教育均等化的关键举措,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必要保障。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目前我国乡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乡村教育数字化资源配置不均、乡村师资条件及教师数字素养不足、城乡教育数字鸿沟不断扩大等,且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教育均等化的发展。同时,数字化转型中乡村教育均等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及应对数字鸿沟挑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健全政策与监管机制,增加乡村教育财政投入;硬件软件协同共进,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落脚本土特色建设,优化乡村数字资源配置;认知与能力双向促进,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等,从而推动数字化转型中乡村教育均等化的发展。

    2025年01期 v.27;No.123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 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张丽;王鑫杭;陈治衡;王新;王月;

    本研究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其对教育模式和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明确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其有效发展。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收集辽宁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反馈,全面了解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研究将构建假设,探讨人工智能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提升教育互动性,促进大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

    2025年01期 v.27;No.123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管理研究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新媒体营销策略探析

    董斐;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新媒体营销日益成为农产品推广的有效方式。然而,尽管新媒体为农产品市场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但在营销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农村新媒体营销人才缺失、农产品同质化与品牌建设薄弱、宣传内容创新力不足、前期运营投入过高等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加速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政府与农产品经营者需精准施策: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加强差异化品牌建设,创新宣传思路和优化运营模式。这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2025年01期 v.27;No.123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 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抗联文旅产品的发展研究

    田柳;杨欣;

    随着科技发展,数字技术为红色抗联文旅、红色云游等新兴业态提供强大助力,催生出新颖的呈现形式,并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红色抗联文旅产品被赋予了新的活力。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红色抗联文旅产品更加真实和生动,还突破了传统旅游的局限。同时,数字技术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产品和服务,打造了全新的游览体验。文章探讨如何运用数字技术保存、建设和传播红色资源,旨在实现红色抗联文旅产品的智慧赋能,提出数字技术创新在红色抗联文旅产品设计中的原则,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发现采用数字技术能够激发大众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推动红色文化与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2025年01期 v.27;No.123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 伊利股份公司财务指标与股价关系研究

    曹慧;包文莉;刘彩阳;赵艺雯;胡溪宇;

    食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一直备受关注。财务指标和股价是评估食品公司经营状况和市场表现的重要依据。文章选取伊利股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司财务指标与股价的相关关系、线性回归关系和非线性关系,最终得出公司财务指标与股价的实证关系,从而为投资者选择投资公司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1期 v.27;No.123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融媒体对网络实践育人的作用

    刘彬;

    融媒体是目前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平台。借助融媒体,高校通过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融媒体为网络实践育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高校培养了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文章剖析融媒体发展与高校网络实践育人的关联,通过对高校开展融媒体网络实践育人的案例,结合大量文献,研究发现融媒体对网络实践育人的作用。

    2025年01期 v.27;No.123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研究

    张鹏;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人民发扬斗争精神和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文章从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意义出发,对存在的问题和融入的原则进行了思考和诠释,并探讨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实施路径。

    2025年01期 v.27;No.123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 辽宁科技学院校友之家启动仪式暨启航奖助学金颁发仪式圆满落幕

    <正>2024年12月12日,辽宁科技学院举行校友之家启动仪式暨启航奖助学金颁发仪式。校党委书记赵毅、校长李卫民、各二级学院院长及书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长期关注并支持学校发展的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重要时刻。会议由校友办公室主任白丽冰主持。校友之家启动仪式在智慧北五楼学校校友之家举行。辽宁科技学院敞开了最诚挚的怀抱,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心系母校的校友和嘉宾。校友们纷纷在校友之家签到留念。在校友之家精心设计的座谈区和茶歇区域,远道而来的校友们在此共叙往昔、畅谈今朝,气氛温馨而热烈。

    2025年01期 v.27;No.123 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 下载本期数据